傍晚时分,旺角康乐街上出现了不寻常的景象 —— 在这条不起眼的小巷里,可爱的装饰灯被挂于一个绿色铁皮摊位的上方。一眼看过去,它其实是一个香港街头常见的铁皮铺子,但周围挤满了人,有些从隔壁的水果摊买来果汁喝,有些则喝着罐装啤酒。
摊位里展示本地插画家门小雷的系列作品,而眼前其实是她最新展览的开幕派对。你大概不会预料到能在一个街头摊位看到艺术展览,但香港的露天市集就是如此不按理出牌。旅游纪念品、各类服饰、植物花卉、叫不出名的食物,甚至睦邻的交谈…… 在这里,什么都找得到。
康乐街的这个摊位名叫妈查 • 杂货,由摄影师Mandy Yeung和Bo Hui创立,只在周末开放,出售各类精致的饰品、家居用品和艺术品。这种新型的街头摊位最近在香港流行起来,它们概念新颖、不拘一格。从康乐街走几分钟就到了油麻地,由社区活动家Irene Hui协助管理的雄记好就在这里。这个紫色的摊位外观活泼,主营本地裁缝制作的手提袋和其他纺织产品。
转角处的街坊排档看似一个街头摊位,但其实是个社区空间。你能在这里买到书籍、二手货、盆栽植物等等商品,但最重要是为街坊居民提供一个聚集的场地。每个月,这里都会举办电影放映、读书会、艺术展览及其他文化活动。"我们想通过这个空间做一些大胆尝试、分享能令人共鸣的故事,诉说普通人的故事。关键在于多样性。"组织者如此解释道。多样性是油尖旺区所有露天市集的一个共同特征。乘港铁到太子站,再往南走,你会路过十来个市集,每一个都各具特色。
园圃街雀鸟花园于1997年落成开放。当时,俗称为"雀仔街"的康乐街一带经改造后,使聚集于此的雀鸟贩商失去了地盘,而花园的建立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集中的交易场所。园内有一系列带砖瓦顶的中式建筑,你能在此买到鸟食、鸟笼等宠物用品,并观赏各类鸣禽和鹦鹉。
拐个弯,就到了花墟,街头巷尾满是兰花、九重葛、玫瑰等花卉,五颜六色、争奇斗艳。本地花商从一个多世纪前开始就在这里做生意,因为它曾是老九广铁路上的一个主要站点。花墟最初是一个批发市场,但而后逐渐演变成一个面向消费者的花卉零售市场。
跨过太子道,会看见两条并行的道路 —— 花园街以及被称为"金鱼街"的通菜街,两者都值得你游览一番。花园街以服装商店著称,深受时尚人士的钟爱。而金鱼街上的各家宠物鱼店会把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小鱼放进充了氧的小塑胶袋里,再把袋子扎起来,一排一排地挂在店门口的墙上,供人选购。这些店铺自1970年代开始就在这里经营,街道也因此得名。
通菜街上还有一个长达一公里的露天市集,俗称"女人街",街旁全是卖纪念品的小摊,是游客必到的著名景点。位于旺角道与山东街之间的广东道街市相对不为游客所熟知,但规模其实更为壮观。街市跨越七个街区,摊位上堆满了新鲜蔬果、海产、活鸡、中草药等五花八门的商品,街坊邻居还会与小贩们打招呼、聊天。在这里,你会深刻感受到香港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街市对于这座城市产生的凝聚力。
到了晚上,市集更具魅力。夕阳西下时,前往庙街,亲身体验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现存夜市。在众坊街或西贡街附近,找一家餐馆坐下,品尝正宗的港式煲仔饭或辣蟹。一路上,你会看见出售各类小摆设的摊位,产品类型之多叫人咋舌。路边的卡拉OK吧中还会传来流行金曲的熟悉歌声,平添了一份怀旧气氛。
午夜时分,庙街刚收摊,而就在不远处的九龙水果批发市场正开始一天的作业。近年来,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水果市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零售店来此经营,销售来自世界各地、鲜美多汁的季节性水果。每日凌晨是果栏最活跃的时间,商贩们在这里进行交易和转运,一派繁忙的景象 —— 这是香港市集生活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