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晚上,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色人等都会聚集在葵青区一座工业大厦的小酒吧,开始他们美好的周末时光。在这里,你能品尝到香港最顶级的精酿啤酒。Yardley Brothers起始于南丫岛的一间小餐厅,并在2016年于葵兴工业区的一角开启了其酿酒旅途,如今已成为一流的独创啤酒厂,已荣获多个国内外奖项。
啤酒厂每逢星期五设有免费品酒活动。在一次活动中,酒吧招待了在楼下经营纹身工作室的小俩口丶附近新晋商业大厦的员工和一群韩国啤酒爱好者来此做客。他们都是慕酒厂Lamma Island IPA丶Quit Your Job! 和Hong Kong Bastard这几款啤酒之名而来,同时想品尝酿制大师Luke Yardley每月特制的限量版独家啤酒。
另一边,音乐人Andrew So在同一条街上开了VII Drip & Brew,这间咖啡店致力为周边忙碌的人们带来悠闲的空间。Andrew说:“我们希望成为香港的绿洲,而葵涌此处正好极其‘荒芜’。”
咖啡厅和啤酒厂之外,葵涌区还有许多新创意正在逐渐萌芽。长期以来,这个社区虽然充满了创意气息,但内部联系却不够紧密,这两家店的到来对于改变这种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这座工业大楼里,大家都在门后各行其是,只管做自己的生意。”本地艺术家甘志强以其标志性的鸟笼装置艺术作品闻名,他在葵青成立工作室多年,是能与杨嘉辉、方力钧等人相提并论的知名当代艺术家。“也许是因为没有人在尝试与艺术家交流合作,大家都各自为政。”他说。
Frederique Decombe是一位法国视觉表演艺术家,她在五年前于葵青创办了一家画廊,花了18个月筹备成立工作室。她很同意甘志强的观点:“创办画廊的过程非常刺激,但时间过于短暂,实在不足以成立一个群体。我们当时满怀期待,希望大家能群策群力,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即使如此,她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不管速度快慢,情况总会越来越好。”
木工和金属加工艺术家Stanley Lee与他的合作伙伴Sheung Chau共同经营慢生活馆工作室,学生们可以在此学习制作餐具丶钢笔和珠宝。工作室在该区落脚已有五年之久,还设有露台空间,公众可报名参加他们的天台农耕班。
“过去的两年里,区内变化日新月异。”Stanley说。“工作室刚成立之时,只有几个单位开放课程。现在很多工作室纷至沓来,在葵涌开展。”如今,陶瓷制作丶自助绘画、小组绘画等丰富的课程吸引了大批访客前来一试身手。
葵涌相对便宜的租金和不断改善的环境设施,让新晋艺术家感受到了此处日渐亲密的社区氛围。设计师兼艺术家Arnaud Le Marteur Rêveur在葵兴工作了一年多:“我非常喜欢这个地区。我结识了不少朋友,包括艺术家丶摄影师和各领域的创业家,甚至还认识了一个酿酒商。”
商业发展对此区的兴盛功不可没。随着办公室白领的增加,这里开了更多美味餐厅,让大家有了更多聚会和交流场所的选择。除了VII Drip & Brew,你也可选择在位于工业大楼底层的Cozy Café小憩片刻,享受此店为办公室白领和工作室居民提供的咖啡茶点。
尽管葵兴和葵芳工业街区没有显着的新意,仔细一看,其实不少香港顶尖的艺术家丶设计师和创业家正在此用他们创意的砖石,搭建出一片新天地。没准,你还能在咖啡店或啤酒厂里偶遇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