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瑞士建筑师Jacques Herzog有一次来香港时,发现城中最吸引他的建筑物是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工业大楼。这些混凝土建筑规模巨大,外墙上布满了错落不齐的窗户、旧标志和空调外机。“它们看上去很丑,但同时却极富个性。”他如此描述道。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观塘曾是香港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但后来,区内的工厂搬迁至中国大陆,留下了大量宽敞又相对便宜的空间,这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难能可贵。于是,设计师、音乐人和小企业纷纷进驻,为这个工业老区注入新生。
如今,观塘的变化之大,叫人瞠目。区内的一座旧回收站被改建为观塘海滨公园,是最受本地人欢迎的海滨公园之一,附近的高架天桥下经常有乐队演出。园内还有一个地标性的钢铁玻璃雕塑,由四个被彩灯点亮的立方体叠成,它们代表的,是过去码头上一包包的回收废纸。
往前走几分钟,你会看见一幢幢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和购物商场。政府计划将观塘打造为一个名为“CBD2”的新中央商业区,而且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观塘区西面的九龙湾发展迅速,一栋栋崭新的办公楼拔地而起,19层楼高的大型购物中心MegaBox更是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
MegaBox对面的零碳天地是一个实验项目和园林区,旨在展示零碳建筑的无穷潜力。园区内经常举办环保低碳主题的展览,但就算没有特别的活动,你也可以来此欣赏建筑的独特设计,并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放松身心。
香港知名企业家潘苏通积极参与了观塘区的改造工程,日前还在启祥道兴建了一幢新办公楼,里面有四家高档餐厅。其中最著名的该属Le Pan,这间法国餐厅的特色是其巨大的酒窖,以及新加坡名厨Edward Voon烹制的前卫法式料理。
“我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要做好法国菜,纪律性和精准度极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其情有独钟。”Edward解释道。 “当代法国料理具有鲜明的个性,而且极富美感,我是一个艺术性比较强的人,所以这一点与我的品味非常吻合。对我来说,烹制、呈现法式菜肴是一个极具戏剧感的过程。”
然而,对于新进驻观塘的潮人们来说,该区的老工业楼依旧是其精髓所在。骆驼漆大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这个巨型商场共分三座,内有多家折扣店,除了新潮化妆品和服饰外,还能买到葡萄酒、手工啤酒、露营装备等等五花八门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
不远处,就是Marble, Print & Clay。这个版画工作室由David Jasper Wong、Bambi Lam和Terence Leung三位艺术家创办经营,定期举办研讨会和艺术活动。Bambi回忆,刚搬入观塘时,他们三人惊讶地发现区内有很多老式单人印刷作坊至今仍在经营。“那些老师傅们还会给我们提意见、出主意。”他笑着说。
Start from Zero是观塘的另一间知名工作室。品牌由本地涂鸦艺术家Dom和Katol创立,目前业务已扩展到木工和室内设计,并时常在周末向公众开放。
观塘的众多工业厂房场地宽敞、租金实惠,让人们有机会在这些空间里自由探索、分享自己的兴趣。比如,退休摄影师冯永权就在观塘租用空间,来存放他庞大的古董收藏。从中世纪的灯具,到旧药箱,再到经典的老式自行车,这间名为“简约生活”的艺廊里什么都有。冯永权说自己一开始只是收藏相机 —— “但后来,我的收藏爱好一发不可收拾。”
一天转下来,不妨去位于成业街的门神啤酒厂喝杯手工啤酒,结束你的观塘工业之旅。 “我们想通过自家的啤酒给大家讲故事。”创始人Laszlo Raphael介绍道。门神酿造有多款啤酒,有些受中国神话故事启发,比如“玉皇大帝IPA”;另一些则采用中国原料,譬如“阎王波特”含有四川花椒,而“火焰山”是用来自新疆的麝香葡萄制成的。
啤酒厂坐落于一栋工业综合楼内,自带一间时尚酒吧,里面摆放着不少古董家具,以及由Marble, Print&Clay印制的传统中式神像,陶瓷黄酒壶中还装有陈酿啤酒。走在工业楼内老旧的走廊里,你一定想象不到原来这里别有洞天。每周五,门神还会邀请公众来此参观、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