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preferences

Go to the site of your registered location to view more offers?

摄影师杜可风镜头下的香港

  • 内文由 NewBase Content 提供

相片提供:寰亚电影有限公司

杜可风是香港电影界难能可贵的奇才,导演王家卫多部重要作品,都是出自这位摄影师之手。在他的影像风格下,打造出独一无二的香港。由他来述说电影中的香港面貌,就最适合不过了。

重庆森林(1994年)

重庆森林(1994年)

 

当我们开始制作这部电影时,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手电梯才刚建成不久,而电影内差不多所有场景都是在自动扶梯的1公里范围内拍摄的。自动扶梯隐喻着抱负和希望。它将本地人和外国人聚居的地区分开了,若您在附近闲逛,会发现那里就是香港的缩影。嘉咸街市集、中药店以至自动扶梯……由金融区至人们希望生活的地方,即使他们的钱不多,却充满希望。这就是 《重庆森林》。

堕落天使(1995年)

堕落天使(1995年)

 

其实《堕落天使》比《重庆森林》有更多场面在重庆大厦中拍摄。再一次,这座大厦成为电影中的隐喻。这里令人惊奇,没有答案,甚至大家都不知道里面在发生什么事情。里面集合了许多不同文化,聚集了一群不是很有钱的人,尝试找出在香港生活的方式。在全世界,没太多其他城市, 能够呈现如此多样化、真实而个人的体验。 

花样年华(2000年)

花样年华(2000年)

 

在《花样年华》中,我们尝试拥抱香港简单的价值观。在1960 年代的香港,人们是流动多变的,这是一种久违了的面貌,是一个我们现在觉得可能已经失去了的价值观。那时候,大部分香港人都是移民,香港是一个还在找方向的社会,就如目前我们再度面对的。艺术作品是要提醒大家,我们的生活可以有多美丽,而它现在其实也很美丽。

无间道(2002年)

无间道(2002年)

 

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场景在天台拍摄,而我其实是恐高的,所以只能呈现出香港那让人惊艳的天际线。这是电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那个以钢铁和玻璃打造的世界,其实也有漂亮的一面。建筑物其实是一块镜,引发大家思考,到底我们在香港怎样生活。

香港三部曲(2016年)

香港三部曲(2016年)

 

“我们是谁?为什么我们会在这里?”—— 这是我们在《香港三部曲》所提出的问题。电影关于香港主权移交以来的改变,并希望能引起回响。我希望观众不只在instagram打个卡就算,希望他们会想想,这个城市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我们想到了要带出这些问题。我们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接触到更多人,并希望大家不只关注其政治部分,还有我们的声音。

Info Window Title
地址
网址
网址

更多推荐

{{post.type}}

{{post.title}}

{{post.date}}

本服务使用cookies及其他工具帮助区分您与本服务的其他用户。这有助于改善本服务,并为您提供更佳的体验。当您继续使用本服务(或其任何部分),即表示您同意我们在您的电脑上放置cookies。按此了解更多有关cookies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