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貌宛如彩灯的建筑,穿过幔幕的入口,步进堂皇的中庭,顷刻间,你便沉浸在时尚与传统结合的氛围中。戏曲中心位于西九龙文化区东端,于2019年初开幕,让粤剧这项丰富多采且充满戏剧性的艺术表演,重新获得大众的青睐。
粤剧,是中国戏曲的一个分支,主要流行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粤剧通常以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透过演员以“唱、做、念、打”四种基本方式演绎,并配合音乐、服装、道具及舞台场景演出。一如其他地方的戏曲,粤剧糅合了香港的生活文化及艺术,沾染了浓厚的地方色彩。19世纪末之后,粤剧一直广受不同年龄阶层和背景的本地人喜爱;而到了上世纪初至中期,更冲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从前的人对粤剧的喜爱程度,就如我们现在喜欢流行曲一样。粤语(广东话)是我们的母语,因此香港是观赏粤剧的最佳地点之一。”现在经常于戏曲中心和其他剧场演出的专业粤剧小生陈泽蕾说。在香港文化的蜕变历程里,这门艺术毋庸置疑地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昔日,各式各样的节日和盛会,均以粤剧为重点环节,各个剧院全年合共上演数以百场的演出;直至2009年时,粤剧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泽蕾认为,粤剧就像一本活灵活现的历史书,记录着过去百多年的民俗风貌。有别于以明星独唱家和显赫隆重的排场为基础的西方戏剧,粤剧相对贴近本地生活,“粤剧会在本地节日、庆祝活动,甚至是丧礼上演出。”
Photo Credit: Sam Chan
而陈泽蕾则是自小透过电视节目而爱上粤剧。 2016年,任职大学讲师13年的她,毅然转换事业跑道,并开展她的粤剧演出生涯。她的学术背景,也协助将这个艺术重新发扬光大。她深信,粤剧是历史和传统风俗的重要纪录,应该流传给后代,因此她致力教授和录制具有历史价值的材料。现时,演艺学院、八和粤剧学院等都有资深戏曲大师教授粤剧课程;南丰纱厂的“查笃撑”亦举办了有趣的儿童课程。陈泽蕾欢迎更多人接触粤剧:“文化应是世代相传,而我们每人都担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Photo Credit: Sam Chan
她对戏曲中心聚焦粤剧表演深表支持。“戏曲中心成功吸引公众的注意,让许多人前来参观这栋建筑物,并联想到粤剧。”因此让戏曲中心现时担当起发展推广粤剧及其他戏曲艺术的重任。这里有一个1,073个座位的大剧院、格调亲切的茶馆剧场和几个排练室。中心还会举办电影放映会、工作坊、座谈会,以及一年一度的中国戏曲节。
那么不懂粤语的,看粤剧会不会很无趣?才不会!单单是精心制作的戏服和彩妆、灵巧的身手动作,以及色彩绚丽的舞台设计,便是多重的感官体验。标准的戏曲表演长达三小时,如果时间长度令你却步,那么也可以到戏曲中心茶馆剧场,观赏由新星剧团演出的90分钟入门级介绍场,同场享用茗茶和点心。陈泽蕾也推荐香港公园乐茶轩的中国音乐茶会,可以边看戏边品尝其著名的素食点心,非同凡响。
《红楼梦》
通过粤剧,重新演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至今仍然备受追捧。
《帝女花》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这句本地人朗朗上口的歌词,便出自这个脍炙人口的剧目。目前普遍流传的《帝女花》版本,是已故知名粤剧剧作家唐涤生于1957年的作品,以明朝国家兴亡为背景,讲述长平公主与驸马周世显的凄美爱情。
《紫钗记》
唐涤生笔下另一部经典作品,讲述名妓霍小玉和诗人李益之间峰回路转的爱情故事,也是极受欢迎和经常演出的剧目之一,并由名伶领衔主演。